9月2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坚定海外人才的“四个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在门头沟区委组织部的大力协助下,北京海外学人中心2025年第六期“Capital Insight”海外人才国情市情研学活动于妙峰山地区顺利举办。本期活动带领人才实地参观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触摸隐蔽战线的热血密码,开启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走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水峪嘴村,体悟乡村振兴成果和诗画古道魅力。来自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7名海外人才参加。
活动第一站,人才来到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这里是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重要情报交通枢纽,承担指挥联络、传递情报、输送药品及重要战略物资等重任。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依次走进展厅、礼堂、体验馆、初心楼,泛黄的电报稿、复刻的电台设备、英烈墙上的斑驳照片,生动再现了1939-1949年间情报工作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战斗场景。特别是该馆以“走听访谈”课程体系为依托,将收发电报和虚拟沉浸式体验巧妙融入教学环节,人才可通过模拟发报机亲手传递“延安来电”,在VR实景中化身情报员穿越烽火岁月,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情报战线历史和革命先烈风采,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隐蔽战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担当。展墙上秦姐(杨凤兰)等烈士的化名故事,让留学归国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柳渊教授无比感慨:“真正的英雄,连名字都成了国家机密,他们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无愧于‘胜似雄兵十万’的美誉!”
活动第二站,人才乘车前往水峪嘴村。该村享有“京西古道第一村”美誉,也是乡村振兴的代表,在前年“23·7”特大洪水中受损严重。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视察时,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对灾后恢复重建做出重要部署。市、区、镇、村四级党组织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百千工程”示范村创建为契机,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提升产业能级,推进景、村融合,取得明显成效。现场教学中,人才们实地考察该村灾后重建、产业发展、古道传承保护等情况,参观村牌楼、洪痕墙、乡情村史馆、京西古道景区等点位,深刻了解该村统筹抓好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体验诗画古道、农耕文化等多元业态,感受京西商道文化焕发新生的独特魅力。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李进教授动情地说:“通过古道AR寻宝和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注解,自己深切感受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思想伟力,坚定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信心。”
参观结束后,人才们在返程车上畅谈体会、交流心声,认为参加此次活动受益匪浅,无不被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革命事业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深深打动;同时,也被古道上书写的“两山”理论新篇和乡村振兴的生态蝶变深深震撼。大家一致表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海归人才,应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供稿部门:培训部